经典百年唐山之中国最早的铁路立交桥
国画《中国第一座铁路立交桥》 田威作
用绘画的形式还原老唐山遗迹,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我认为这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画家的责任。有同行说我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确实,我画的不是记忆画,成形的资料又太少,所以每个星期转旧书市场“淘宝”就成了我的必修课。在造型方面,我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天赋,30余年的报纸美术工作磨练了我坚实的造型和创作能力,也增添了我的信心。回眸一个甲子,绘画与我相伴50余年,用我的笔墨表现我的意识形态是很畅快的事。
唐山的双桥里原先有座古老的铁路石拱桥,自建成之后曾多次易名,可惜这座石拱桥却在30多年前就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那形状如虹似月的桥孔,那刻有“1881”字样的桥顶,成为了许多唐山人的回忆。
据《唐山城市建设志》(1992年出版)记载:“此桥建于光绪七年(1881年)……为单孔石拱桥,长14.8米,宽10.25米,高3.3米。”
当年,开平煤矿修建唐胥铁路,在矿区南侧的地形低洼处顺势筑起了这座石拱桥。桥面铺设钢轨,桥孔辟为乡间公路(连接王谢庄与宋谢庄)的通道。别看该桥很小,却被誉为“唐山第一铁路桥”。在过去近百年的岁月里,桥上运煤列车始终来往未断,桥下熙熙攘攘的车马行人终日络绎不绝。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小桥奇迹般地安然无恙,令人感叹不已。只是到了1978年,由于桥下的交通日趋拥堵,这才在距该桥南侧约5米处,另建起一座宽大的钢筋混凝土双孔厢式桥。从此,石拱桥被掩埋在铁道路基之内,并未真的消失,而是成为承载着唐山百年发展历史的一座“地下文物”。
如今,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内,随着一面再现古桥桥孔的“古桥之墙”的筑起,那座被历史掩埋的石拱桥又一次以展新的面貌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田威,1955年出生于唐山市,先后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校绘画专业和河北师大美术系,曾任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美术编辑,作品曾发表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与刘汉宗先生合作出版了连环画“杨七郎打擂”,与古守一先生合作过“震后新唐山长卷”,作品曾获国家级优秀奖一次,省级特等奖一次,一等奖七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