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门诊全面停止输液?头痛感冒,去医院门诊挂输液,这种看病模式2018年终结啦!
央视新闻:输液=自杀?
全国各地二级以上医院都陆续下令,停止门诊输液。而对基层的限制也越发严格,湖南、陕西、浙江、甘肃等各个省份,更是提出了村卫生室输液要审批备案,未获得审批不得开展输液服务。也有不少地方还对静脉输液资格设置了相关考试,考试不合格不准输液。
上面政策限制村卫生室、基层诊所输液,而基层常用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又大范围被限,在输液问题上,2018年,只能监管更严格,输液危机更加严重。下面我们来看一组详细的数据。
一组可怕的数据
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那输液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我们经常输液又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呢?输液的危害
中国的过度治疗,包括滥用抗生素和过度输液,已经在为“医药带来的害处多于带来的好处”做出生动的解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之一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但是这一原则早就在中国被突破,人们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输液和使用抗生素。
1.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抗生素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然而说到“滥用”,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其中的含义。实际上,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一旦发生以上情况,就可能给患者带来“四重危害”。
耳毒性抗生素: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均属于耳毒性抗生素,其中新霉素的毒性最大。相关资料显示,7岁以下的耳聋儿童中有58%是因滥用耳毒性抗生素所致的。这类耳聋一旦发生,是非常难治愈的。
儿童药源性肾病:氨基甙类抗生素、头孢唑啉和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非常容易引起儿童药源性肾病,因此大家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对肝脏有损害的抗生素:红霉素、黄胺类、四环素、利福平等可引起黄疸、干细胞损伤、严重者还可能会引起急性肝坏死。
第一重: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 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 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第二重: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第三重:二重感染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第四重:耐药
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 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2.过度输液的危害
过度输液有害,没有哪个医生不知道,为何 “明知故犯”不外乎是为了个人和单位的利益罢了,杜绝输液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医生自律、病人及其家属配合外,要靠制度保障医生待遇,约束医生行为;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制约医疗机构“高大全、奇新尖”盲目扩张逐利行为,才有看可能制约盲目输液过度治疗。下面介绍输液看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引起全民警示。
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恶性”药物不良反应
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有医生表示“药物不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静脉滴注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剧,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不合理用药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肉芽肿危害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
医源性感染。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
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对于一些常见病来说,静脉注射是最后的给药方式,而不是首选的,但是在门诊经常见到的就是常见病静脉注射,这不仅与行医模式有关,有时也与病人自身相关,一些病人要求注射,尤其是儿童的常见病,无知的家长有时甚至要求医生为其静脉注射。
我国无论是从医生还是到病患,对抗生素的使用与依赖都是比较大的,而且抗生素的使用经常还是通过静脉注射,可想而知这种局面的危险性,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因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积极限制输液。
滥用抗生素的结果,就是会让人体产生抗药性。你以后生病,再用抗生素,就可能效果不好了,甚至没有效果了。460多家医院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重要通知!
头痛感冒,去医院门诊挂个水
这种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将终结啦!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公报,除十余个儿童医院,最终不能门诊输液的医院将达到460个左右。
最后说两句
全国已经有460多家医院被停止门诊输液,希望以后咱通友们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来源:乐亭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