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田稻米收割在即 村民期盼寻找更多销路》后续报道
唐山晚报助力村民 唐山淘帮销蟹田米
优质蟹田稻米成熟却缺少销路,曹妃甸区十一农场李家灶村李成军等村民的困境牵动着不少爱心人士的心。为了帮村民解决卖米难的问题,让更多关心村民的爱心人士吃上优质蟹田米,唐山晚报唐山淘决定,为村民和爱心人士搭建桥梁,帮村民销售蟹田米。
今年37岁的李成军是曹妃甸区十一农场李家灶村一位普通村民,从小伴随着稻花香长大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种出更多优质大米。2012年,李成军用多年积累的资金承包了100多亩耕地,开始了稻蟹种养殖模式。被李成军的执着感动,2015年年初,不少村民纷纷加入种植蟹田米的行列。然而,几年下来,投入成本挺高,却始终找不到好的销售渠道,眼看着多年的梦想就要难以为继,李成军无奈拨打电话向晚报求助。10月25日本报《蟹田稻米收割在即村民期盼寻找更多销路》的消息见报后,李成军接到了不少爱心人士的电话,其中既有以个人名义拨打电话想购买蟹田米的,也有询问价格或者为李成军提供销售渠道信息的。不少读者致电晚报新闻热线,咨询如何购买李成军家的蟹田米。
时隔半个多月,李成军告诉记者,他和村民家的蟹田米大都已收割完毕。"现在都是稻壳了,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加工,经过简单脱壳的大米不会损失任何营养成分。"李成军说,自晚报消息见报半个多月来,经常有热心市民给他打电话想购买大米,由于唐山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线上销售渠道的相关业务仍然在办理中,他们也不知道该通过什么渠道将大米送到这些热心市民手中。得知消息后,唐山晚报唐山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表示,愿意为村民和热心市民搭建桥梁,让村民在唐山淘平台销售优质蟹田米,并将热心市民订购的蟹田米送到市民家中。同时唐山淘还将利用现有销售平台,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寻找更多销售渠道。
据了解,作为唐山晚报旗下的配送平台,唐山晚报唐山淘自2016年4月28日正式运营,其依托《唐山晚报》以及晚报微信公众平台,秉承"质优价廉、安全便捷"的理念,为消费者倾力打造最信赖、最舒心的购物环境。唐山淘里日用百货一应俱全,所有商品突出唐山本地实体商家,高性价比,质优价低。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最真切的实惠与便捷,晚报唐山淘现主要为线下购买渠道。《唐山晚报》会定期推出购物街专页,消费者只需关注《唐山晚报》版面,就可选定心仪商品,然后可以通过拨打唐山晚报各配送站电话定购。唐山晚报唐山淘拥有经验丰富、敬业务实的专业化配送队伍,消费者购买自营商品单笔消费仅30元,就可以享受市区环线内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