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打造覆盖“回收、管控、处置”全流程的过期药品回收长效机制,成为全市首个实现过期药品从产生到销毁全流程智能化管控的县区,成功破解辖区过期药品“回收难、处置乱、隐患大”的治理痛点,为全市药品安全治理提供“路南样板”。
一、全市首例!
智慧溯源预警,源头减量化险 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将朱雀智慧溯源监管系统嵌入过期药品治理场景,首创临期药品自动预警机制—— 对距有效期不足3个月的药品,系统实时标记并推送预警信息,监管人员通过平台精准督促药店落地“专区陈列、折价提醒、会员定向告知”等流转措施。以辖区华佗药房为例,依托该首创系统,今年上半年临期药品处置效率提升30%,过期药品产生量同比减少25%,从源头遏制药品浪费与安全风险,实现“未过期先管控”的治理突破。
二、全市首个!
三级网点布局,城乡全覆盖 创新构建“基础网点+补充网点+特殊药品网点”三级回收网络架构,成为全市首个实现过期药品回收农村地区“村村覆盖”的县区。其中,36家药店作为基础网点承担常态化回收职能;补充网点扎根两镇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建立“村卫生室每周集中转运 — 镇卫生院每两周复核登记”的闭环机制;特殊药品则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月汇总上报,监管人员专人上门收取。截至目前,三级网点已实现100%社区、行政村全覆盖,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送药远、回收难”问题。某镇卫生院通过月度汇总机制,上半年代收管控类过期药品 12批次,经药械股专人上门核对后,严格按危废标准转运销毁,全程用时较传统模式缩短50%,确保管控类药品“零流失、零风险”。
三、全市首创!
动态监管体系,全流程可追溯 率先制定“登记 — 收集 — 销毁”全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首创回收单位动态评价机制:统一定制专用销毁纸箱,建立电子台账精准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有效期等全信息;对回收网点实行“择优激励 — 约谈整改 — 资格取消”三级管理,今年已择优认定2家回收成绩突出的药店,清退1家管理不善的回收网点,切实实现回收网络“优进劣出”的动态优化。今年“五一”期间,36家定点网点单日最高回收过期药品40余盒,涵盖感冒药、抗生素等8类常用药 —— 工作人员现场核查登记后,通过专用纸箱转运至区级暂存点,月底统一运至专业机构无害化销毁,销毁全程录像存档,杜绝环境污染与药品回流风险。同时,开通“12315 + 属地监管”双举报渠道,构建“政府监管+群众监督”闭环,机制运行以来未发生一起过期药品回流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