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通 道路通 路路通
tangshan 发表于:2018-8-27 12:3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878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走过了26年峥嵘岁月的高新区,跨入2018,又擘画出加快建设"实力高新、活力高新、美丽高新、幸福高新"的宏伟蓝图,逐梦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如何续写新华章?
"高新区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又是创新创业的试验田,改革创新是高新区与生俱来的特质,更是高新区永葆生机活力的不竭源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庞秋原说,唯有持续发力改革创新,才能破解发展难题,保持发展强劲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高新区,澎湃着改革创新的最强音……
思路通——
打开解放思想"总开关"
26年励精图治,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在一片原野上建起了一个创新活跃、产业兴旺、人才集聚、环境良好的科技新城。
成绩令人欣慰,发展让人自豪。但高新区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路上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如经济总量不够大,在全市"大盘子"里所占比重还比较低;发展速度不够快,一些指标增速与全国先进高新区相比差距较大;放眼对全市的贡献度,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
今年初,一场"三个看一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全区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级各单位通过专题座谈会、走访调研、深入一线征求市场主体意见建议等形式,深入看一看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是不是与新时代新要求相适应,看一看工作目标、思路举措是不是与党中央决策部署相适应,看一看领导作风、工作机制是不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
这"三个看一看"让全区各级干部经受了思想上的洗礼,看清了差距,瞄准了方向,凝聚了共识:高新区必须放眼全国,抬高标杆,以新视野新思路创新发展路径和发展举措。
沉下心苦练内功,走出去取经问计。5月9日至11日,高新区考察团奔赴"改革创新高地"杭州学习考察。短短几天时间里,考察团实地考察了智慧E谷、海创基地、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机器人小镇,并与杭州高新区、杭州萧山经济开发区、杭州未来科技城分别进行了座谈交流。白天认真参观、深入交流,晚上热烈讨论、及时消化,大家边看边思,震撼之余深深体会到:和先进地区最大的差距是思想上的差距。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结合"三个看一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果,借鉴杭州经验,高新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发展机遇,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视野,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高速度前行,响亮地提出了要"在转型发展上做示范当引擎、在创新驱动上做示范当引擎、在城市建设上做示范当引擎、在改革突破上做示范当引擎",推进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高新区,抖擞精神再出发!
道路通——
撬动社会资本助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解放了的思想就像沙漠里的清泉,泉水流到哪里,绿洲就会在哪里出现。
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在高新区即将迎来大发展、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重点产业项目落地。
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很大,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完全不现实。仅以高新区规划建设的中心区5条、京唐智慧港片区8条市政道路为例,预计总投资就超过12亿元。
钱从哪来?"钱不在银行里,也不在口袋里,而在人们的脑子里。搞城市建设,就得学会经营城市。"庞秋原说,"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千方百计撬动社会资本办城建的事。"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模式,由此走入高新区决策者的视野。但PPP模式作为新生事物,如果运作不规范,就可能降低项目效率,加重财政负担,衍生债务风险。
高新区拟实施的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包括中心区创新北道(规划道路11—学院路)等5条市政道路、京唐智慧港纬三路一期(经四路—经十九路)等8条市政道路及雨水方沟项目的建设,总投资超过12.3亿元。为稳妥推进,这区始终把规范运作防控风险摆在首位——
周密论证,科学决策。对拟实施的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进行了反复调研论证,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调度会等,征求多方意见,对方案反复研讨、修改完善,形成最终实施方案。
全程监管,跟踪审计。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对PPP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和跟踪审计,确保工程质量、工程速度、工程效率。聘请律师对合同条款逐条分析研究,确保依法依规操作。
公开招标,实现多赢。经过充分准备,今年1月8日,高新区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公开招标,唐山市市政建设总公司被确定为社会合作资本方。根据测算,政府方用财政资金1200多万元,就撬动社会资本2.3亿多元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建资金难题由此迎刃而解,实现政府、资本方、社会多赢。
这区授权京唐新城(唐山)开发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政府方出资代表,与唐山市市政建设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京唐新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具体负责PPP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与移交。经与金融部门积极对接,融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京唐智慧港片区的纬三路一期(经四路—经十九路)已开工建设,经十八路二期、纬五路一期等项目开工在即。
一根PPP杠杆,激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池春水。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着力破解城市建设中的资金难题,高新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路路通——
思路一开天地宽
思路引领方向,实干成就梦想。
机器人产业,高新区的"王牌"之一,目前已形成集机器人研发、生产、服务和销售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特别是焊接机器人产业规模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三,2017年11月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首家"全国焊接机器人制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如何加速做大做强这一"王牌"产业?高新区用市场化的方式,与百川集团共建全省首个机器人孵化中心,写就"点石成金"佳话。
中心有孵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生产配套设施齐全,可满足研发、办公、中试、生产等全方位需求。中心的创设,筑起了"引凤"的"新巢",短短三个月已引进入驻企业和团队14家,涵盖焊接机器人、视觉跟踪、智能药房、服务机器人等。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刚一入驻,企业之间就实现了有效整合,英莱科技拿下百川公司千万大单,新禾科技正为达创公司量身定做机器人生产线……共享技术、共享市场,就地生产、就近配套,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孵化中心一举激活了机器人产业的"进化密码"。
而高新区正在大手笔谋划的智汇小镇,则打开了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的未来之门。
智汇小镇以机器人产业为特色,以"规划高端化、产业特色化、功能多元化、运营专业化"为指引,聘请高端规划机构瞄准国内乃至国际一流水平,进行规划设计,重点突出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打造融产业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发展综合体,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小镇规划建设,在招商引资、创业中心孵化管理上引入第三方机构,使小镇成为新型众创平台、产业平台。据这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小镇建设中,将借鉴杭州梦想小镇对原有粮仓改造建设粮仓孵化器的经验,拟将现有占地120亩的北环国家粮食储备库搬迁,对现有21个仓进行改造,建设围绕机器人产业的众创"梦工场"。
如果说智汇小镇建设是"腾笼换鸟"之作,那么通州产业园建设就是这区"筑巢引凤"之笔。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平台——京唐智慧港建设全面启动。而京唐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后,通州区到京唐智慧港的距离仅为29分钟,将形成"同城效应"。高新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牵手北京市通州区投资促进局、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委会,合力在京唐智慧港建设通州产业园,积极探索多层次、多角度协同创新、合作发展新模式,致力打造京津冀产业协作发展的实验区和示范区。目前,北京双泰气动设备有限公司、大陆天瑞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已签约入驻,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激光设备、软件开发等领域,均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并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上风上水上高新,创新创业创辉煌。在新时代的恢弘画卷上,高新区砥砺前行,大踏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