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作品研讨会发言提纲
环网 发表于:2016-8-4 11:3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630
《血脉》作品研讨会发言提纲

《唐山劳动日报》网络中心主任、环渤海新闻网总监 李焱

  我算是最早拜读孙守廷老师《血脉》书稿的读者之一。记得是去年秋天,当时写过一篇读后感:《灾难带给我们的意外财富》。蒙作者不嫌弃,后来收录在书后。
  我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真实的,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它好就好在,不回避地震的惨烈,更高扬人性的光辉,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和启迪。而这,恰恰是不少涉及灾难的文艺作品所欠缺的。
  人类发展史上,灾难可谓如影相随。尤其是咱拥有悠久历史,“地大物博”的中国,有史可查的灾害不计其数,现实中,灾难可谓分分钟发生着。连联合国减灾委的报告都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眼下,南方甚至河北一些市县,正泡在洪水中,抗洪救灾成为每天新闻联播的重头戏。当然,国外也不消停,自然灾害之外,更多的是人祸,恐怖袭击和战火不断。
  正因如此,在各类文艺体裁中,灾难从不缺席。灾难既是人们记忆中的创痛,又是文艺创作的一个母题——生动记录人类与灾难的殊死搏斗,呈现人类与灾难的不屈抗争。但这些作品中,对灾难的认识和理解,创作者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无奈、绝望,地球惨遭毁灭,人类基本死绝。那些所谓的末日小说、灾难大片,基本都是这个套路。虽然热闹,震撼,有市场,但传递给读者、观众的,其实只是灾难过程的夸大与渲染,只是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而已。
  另一种,则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非典时期,我读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的《鼠疫》,就有这种感觉。小说以象征手法,讲述了发生北非某城市的一场鼠疫。瘟疫暴露出人性的贪欲,但同时复苏了同情与良知,勇气和正义,最终人们战胜了瘟疫。
  守廷老师无疑属于后者,不是就灾难而言灾难。与那些采访、记录汶川地震的记者、作家不同,他不仅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灾难浩劫,以及在困境中闪烁的人性光芒,还参与了赴川救灾抢险的全过程。作品的基调是昂扬向上的,感情是真挚真诚的,笔墨是酣畅淋漓的,满满的正能量。因而,让人读之血脉偾张,久久不能平静。
  过几天就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了。这段时间,涌现出不少回忆大地震或以地震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血脉》位列其中,毫不逊色,甚至更加突出。作品全景再现了2008年丰南驰援汶川决策、出征、救援的全过程,既是文学作品,更是宝贵的史料。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多万字的《血脉》,其实集中表现的就是这十六个字。不仅显示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与当下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谋而合。
  《血脉》用文学的方式呈现了这种制度自信,可以说其意义和价值非同寻常。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