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难忘的唐山救灾40天
环网 发表于:2016-8-3 16:1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312
永生难忘的唐山救灾40天

仇爱培

  1976年7月28日,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次日我随上海医疗队专机首批到达唐山,我有幸成为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现场的医疗队员。此后我与战友抢救伤病人员,连续奋战40天,荣立三等功,并参加全国唐山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立功授奖总结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唐山抗震30周年纪念活动中,我是江苏唯一的感恩邀请人特约代表。如今我已是年过六旬的退休干部,但回首往事,40年前的唐山救灾那一段经历,仍然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唐山受灾,凌晨受命从上海出发
  40年前的那个7月28日,凌晨,一道蓝光闪过华北大地上空,大地震动,仅仅十几秒钟的时间,一座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倾刻间就变成一片废墟,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7200个家庭全家丧生。这就是7.8级唐山大地震——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也是400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为悲惨的一幕。
  唐山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我作为海军地震救灾医疗队的一名医护人员,参加灾后医疗救护队,奔赴唐山,开始了40天的救护。
  我于1974年从江苏盐城参军入伍,18岁的我来到东海舰队上海基地,成为曾被毛泽东主席视察过的“黄河”舰上的一名海军战士。1976年我到上海海军四一一医院医训队学习。7月29日,凌晨4点,我所在的医训队突然响起紧急的警报,医训队员们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医训队队长王锡琪对大家说,接到上级命令,医训队抽调40名同志参加海军第六医疗队赶赴唐山执行抗震救灾紧急任务。我在医训队是班长,又是团支部副书记,听到队长下达的任务,第一个报名参加救灾医疗队并得到领导批准,成为40名医疗队员中的一员。由于情况紧急,参加救灾的医训队队员都没有来得及向原部队领导汇报,就拿了两块准备好的面包,直奔部队机场,迅速登上两架海军首长的专用飞机,直飞唐山地震灾区。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到达地震灾区上空,此时唐山机场已停满飞机,我们所乘坐的飞机暂不能降落,只能先到天津的杨村机场作短暂停留。为了让医疗队员对灾区的情况有个印象,飞机特意在唐山上空三、四百米低空盘旋了两圈。灾后从上空看唐山的景象真是触目惊心,地面建筑物几乎荡然无存,到处砖瓦砂砾,满目疮痍,简直就是一座废墟。
  就地抢救,冒着余震做手术
  在天津杨村机场作短暂停留后,我们的救灾医疗队迅速飞往唐山。飞机刚一降落,就看到机场上已有几十辆大卡车,都在等待着医疗队的到来。我们迅速把医疗器材和仪器装好车,按照指定的路线驶去。此时的唐山,所有的公路、铁路、水路、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全部被破坏,所有的医院和医疗设施全部被破坏,机场就成了灾区群众求生求助的惟一通道。果然,装载医疗器材仪器和医疗队员的卡车刚出机场,就被灾区的大量伤病员围堵得不能行驶。一位中年妇女喊道:“我们的救命恩人来了,我的孩子有救了!”车前有位老太太对车上的医疗队员说:“解放军大夫,快救救我儿子吧,如果他再死了,我可怎么活啊! …… ”人群围着车队,使车队无法向前开动,场面振撼着医疗队队员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赶紧向上级作了汇报,上级批准医疗队就地实施救护。队员们赶快安营扎寨,组织救护,可还没有把帐篷搭起,还未把医疗器材和药品卸下,就被伤员围得水泄不通了。
  很多的伤员是从倒塌的房屋中扒出的男女老少,主要是外伤、骨折、挤压伤、出血、创伤等,我们立即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清创等应急措施,灾民们为我们搬运药品、设备和医疗器材,为我们搭账篷。大量的伤员不断地涌来,嘈杂声、伤员的呼救声,混乱、恐慌,显得越来越凄惨,但当时我强迫自己内心沉静下来,不多想,争分夺秒抢救伤员的生命。
  我们医疗队成立四个组,即急救组、手术组、护理组、后勤保障组,我参加的是手术组。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发电机组不够用,我们就在露天和未倒的危房中做手术。每天余震不断,最多的一天有五到六次,我们仍坚持为大量的伤员做截肢、止血、清创、固定等治疗,因为我们争分夺秒的抢救,挽救了大批的危重伤员的生命。
  有一天傍晚,我在去场站救治伤员途中发现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她在呻吟,嘴里喊着快来救救我啊,我当即停下,看到她多处受伤,身边无亲人照顾,就立即给她进行包扎、止血、清创。我问她你怎么没有亲人照顾呢?她说:“我是从上海来探亲的,小孩、爱人都被砸死,只剩下我一个人。”我立即把她移到我们医疗队账篷周围,经检查她骨盆骨折,伤情比较严重。我一有空就看她,关心照顾她,为她救治。我把自己的被子和生活用品全部给她,同时还给她找吃的和喝的,她激动得流泪,说:“没有想到我爱人和小孩没有了,我还能得到救治,还有照顾……”震后,有数十万的重伤员都在死亡线上挣扎,震后的第三天,把重伤员转到全国各地。由于伤情比较严重,三天后把她转到上海治疗,她在离开时,躺在担架上抬着头、招着手、流着泪,向我们告别。
  有一天,我和战友们在未倒塌的危房中,为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进行截肢手术,由于难度大,手术时间长,这时突然发生余震,外面等候的亲人们叫道:“快出来,地震了!”当时我们没有想那么多,冒着危房要倒塌的危险,将手术做完。出来时,他的家人跪地感谢,周围群众也非常激动。
  军民一家亲,为伤员吸导管排尿
  灾区的伤员实在太多,医疗队的队员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些,再快些,多抢救一个好一个!在震后未倒塌的危房中,夜晚在电筒和煤气灯下,在极其简陋的医疗手术条件下,医疗队员艰难地为伤员清创缝合、截肢甚至做开颅手术。天黑了,天又亮了,几天几夜,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大量的伤员得到及时的救治,危重伤员经初步救治又转到外地治疗,而队员们每天只靠几块压缩饼干和几碗水来维持,根本谈不上睡觉休息。几天下来,队员们每个人都一下子消瘦了十几斤,然而谁都没有怨言,大家把对灾区人民感情化作救死扶伤的实际行动。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伤员、灾民的心情。很多场面使我难忘,我们在抢救的现场,伤员和灾区群众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从内心深处喊出了:“毛主席万岁,解放军万岁,你比我们亲人还要亲啊!”经过一周的抢救、急救和治疗,大量的伤病员得到了救治,一大批危重病人转外治疗,大多数伤病员病情基本稳定。
  8月3日,医疗队接到上级命令开赴受灾严重的郊区梁家屯公社抢救受伤群众。一路上只见灾区群众正在突击抢修被破坏的公路,当医疗队到达抢救点龙泉寺中学时,看到的又是一片废墟,沟塘里填满了遇难者的尸体,隆隆吼叫着的推土机正把大坑填平。学校的操场上,早已挤满了等待急需要救治的伤员。医疗队一到就立即投入抢救,强震之后受伤的群众人数众多特别是外伤更多,那些骨折、挤压伤的伤员,医疗队员们不但要创口清洗、治疗,还要帮他们导尿、导便。天热,伤员身上的汗味,尿便臭味搅在一起,真叫人无法忍受。但大家顾不了这些,没有谁嫌弃伤员们,而且个个都是抢着干。
  一天傍晚,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用板车拉着他的父亲50多岁的老大爷前来救治,老大爷是挤压伤,因为挤压严重,输尿管破裂,已经3天不能排尿,生命垂危,情况比较紧急。我顾不上什么,就用嘴含着导尿管为老大爷一口一口地吸出血尿。小伙子实在看不下去,流着泪说:“血尿脏啊,让我来吧。”我说:“你不是医生怎会导尿。”就这样,我为老大爷先后三次用口导血尿,终于使他转危为安。像我这样的例子在医疗队战士们身上再正常不过了,每个队员都把灾区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怀着深厚的感情为受伤群众治疗,努力解除他们的伤痛之苦,也深深感动着灾区的群众。一位股骨骨折的70多岁的老人看到战士们忘我地抢救伤员,动情地说:“还是毛主席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啊!解放军是咱们的救命恩人。”
  唐山大地震砸死牲畜近50万头,3座大型水库的大坝滑塌开裂,加之电力、卫生设施普遍遭到破坏,因此,震后灾区瘟疫流行的可能一触即发。我们医疗队在完成救死扶伤艰难的抢救任务的同时,还担负着繁重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我们每天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地做防疫消毒杀菌,每天要跑几十华里,一天下来累得不行,但队员们没有谁叫声累。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历史上400年来最为悲惨的一幕,伤亡严重,而震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疫情流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奇迹的诞生是以灾后良好的卫生防疫为强大支撑的。
  立功受奖,唐山群众挥泪送别
  紧张而艰巨的40天抢险救灾很快过去了,我因为工作突出,被记三等功一次,又被作为参加抗震救灾的海军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唐山抗震救灾立功授奖大会,受到中央首长的接见。其实,我只是灾后近300个医疗队防疫队2万多名医务人员中的一员,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中,面对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所想到的就是多救人,尽量减轻伤员的痛苦,每个人的表现都很优秀。然而,灾区人民表现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却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医疗队的战士。医疗队参加救灾的梁家屯公社群众不畏灾害,在地震后第三天就恢复了生产,向市里供应蔬菜,灾区的群众视解放军为亲人,自发给医疗队送蔬菜食品。给我印象最深也最令我感动的是,自己救治过的并用嘴导血尿的老大爷,这位老大爷救治过回去后第二天,便让小儿子给医疗队送来一板车蔬菜,而这样一耽搁,自家本来挖好埋藏遇难亲人的地坑就可能被别人占用,老大爷对小儿子说解放军就是咱们的亲人,什么都别管先把菜送去。结果,小儿子回家后又不得不重新挖坑掩埋亲人。
  40天救灾结束,我们接到上级的指示返回上海。医疗队队长王锡琪,要求我们不打扰群众,安排在夜里走。不料那天晚上有一个灾区群众路过医疗队,看到我们在拆账篷,回家后通知靠近的灾区群众,周围的群众连夜赶到,帮我们整理东西装车,有的群众把家里的鸡蛋、水果带来。在临走时大家抱头痛哭,他们站在车旁两侧喊起:“解放军万岁,感谢解放军医疗队!”好象当年群众送子弟兵上前线的情景,那种情景使我终生难忘。
  40年过去了,当年参加唐山抗震救灾时我还是20岁的水兵,如今,我早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在盐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工作。但,不论是在部队还是到地方,也无论自己职务的变迁,参加抗震救灾的这段经历使自己终生受益,有了这段经历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岗位,都懂得珍惜,做事也更加尽力。
  40天的抗震救灾经历给了我太多的人生感悟,感悟到什么是劫后余生,感悟到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悟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抗震救灾后回到自己的岗位黄河舰上,我把这段经历写成《赴唐山抗震救灾回忆录》。40天的抗震救灾经历是自己人生旅程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40天的救灾过程中,给自己感触最深的是,唐山人团结一心,抗震救灾精神和军民鱼水情的动人事迹使我终身难忘。我们国家真正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单个人是渺小的,团结起来力量就是无穷的,自然界虽然有不可抗御的威力,但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万众一心,人终究是胜利者。
  (此文为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征文活动获奖作品)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2001-2021 唐山信息港 http://www.tsxxg.com冀ICP备16001780号-4
首页联系我们客服微信:14369595Comsenz Inc.